竹农开上无人机,运竹子的“苦差事”变得更轻松了
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5-05-21 17:47

5月13日,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一批“四川造”低空产品及应用场景重磅发布。

同一天,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一个山沟里,两架无人机正将几吨重的竹子,从悬崖上吊到平地。低空经济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运竹子的“苦差事”变得更轻松了。

但同时,有网友留言表达了担心:无人机都把活干了,传统搬运工会不会失业呢?


传统砍竹运竹收入低

近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沐川县,几位砍竹工介绍了以前的务工情况:如果只砍竹子,一吨可以挣到220元,一天大概能够完成一吨;如果砍加搬运,一吨可以挣500元,但是绝大部分砍竹工一天只能完成三四百公斤,到手接近200元。

图源:四川在线视频截图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思延镇周村村也有相关介绍。在这里,传统的竹资源“下山之路”需要两名村民搬运200米,花费需30分钟,每人每天劳务费在200元左右。以竹子每吨500元左右的市场售价来算,人工成本占售价的40%,常陷“运力困局”。


山路运竹效率低、风险大

除了劳务费较低,山路搬运存在效率低、风险大等缺点。

在四川达州铜锣山深处的大竹县团坝镇白茶村,竹农蔡杰和父亲蔡新合分工明确,一人砍伐竹子,一人操作无人机运输。仅仅80米的直线距离,半分钟就能吊运160斤竹材。而在半年前,同样的距离,父子俩却要花费超半小时,靠人工扛、拖、背来运输,效率极低。

沐川县砍竹工曲模达哈说:“如果没有无人机运输的话我就不砍了,因为太累了!而且还很危险,之前有人就因为搬竹子摔到山下,腿都摔断了。”


近年来,面对竹资源开发需求,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尝试引进无人机运输技术,让深山竹资源“插翅腾飞”。


竹农主动考取无人机证书

在四川达州大竹县,为运输苦恼的竹农蔡杰偶然间刷到UTC无人机证书培训的视频,心中一动:“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出路。”于是,他报名参加培训。

今年3月中旬,蔡杰顺利拿到证书。借着国家补贴政策的“东风”,年前订好的无人机也如期到达。如今,有了无人机助力,运输难题迎刃而解。“现在一天最多能运近15吨竹材,不仅大大减轻了人工成本,山里的竹子也能顺利变现了。”据蔡杰估算,差不多一年就能收回购买无人机和培训的成本。

图源:达州融媒

自费购机考证压缩运输成本

在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界牌村,彭泽龙与搭档陆显阳、陆显顺经营有30余亩竹林,曾因运输难导致大量竹材滞留山林无法变现。

受网络视频启发,三人自费购置农用无人机设备,并考取了农用无人机操作证,经两个月技术攻关,将单趟运输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分半钟,运输成本从每吨300元降至180元。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资源”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有竹林60万亩,其中材用竹约20万亩,竹材年产量约10万吨。因山高坡陡,运输困难,实际年均销售竹材仅3万吨左右,约70%的竹林资源“沉睡”在深山中。

今年,当地林草部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引进专业团队提供无人机吊运服务,目前全县已发展起无人机专业运输团队3个,配置大型无人机8台,有效解决了竹材出山难题。


面对无人机展现的作业优势,传统砍竹运竹工和竹农怎么看?

四川沐川县砍竹工严日晓华说:“现在有了无人机,我专心砍竹子就可以了,效率高,还可以多挣一点点。”另一位村民大姐说:“如果没有无人机的话,这活女同志谁能干得起啊,绝对不干了。”

图源:四川在线视频截图

“以前,我家种在山上的竹子运不出去,也没人来收。自从有了这个无人机运输,方便了很多,再也不担心竹子卖不完了。”四川芦山县思延镇周村村的村民周俊说。如今用无人机运输,成本下降60%,竹农每吨净收益提升至300元以上。

图源:魅力芦山微信公众号

“以前靠人工搬运竹子,一天下来也就打10多个转,搬运1吨左右,而且山路难走,特别耗费体力。现在有了无人机,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天可以搬运10吨左右。”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彭泽龙感慨道。

图源:新湖南客户端

今年,云南绥江县板栗镇桂花村8组的村民小组长吴绍鑫组织劳务队砍伐竹子,引进无人机运输竹材,除去砍伐和运输成本,村民每吨竹材能获得净收益60元。

图源:云南网

(综合来源:四川在线、达州融媒、中国绿色时报、新湖南客户端、云南网、微昭通、魅力芦山等)

-------------------------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第1240

往期文章:

送外卖到底要不要办健康证?这个地方的骑手有点蒙

不法分子印小广告容易,但单车运维员清理起来却很难!

应聘文员被说“太丑”?尊重求职者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验瓜师”月入3万?各西瓜产区有证书的仅寥寥数人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跳出“好评内卷”?

[编辑:刘小燕]

推荐专题

打工新鲜事儿

我说两句…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