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记者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于当日至8月20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本届汇演共设声乐、器乐、舞蹈和戏曲4个参演节目类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了32个省级代表队,共有2075名演职人员参加现场汇演。
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组委会成员王宏伟介绍,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始于1987年,每四年一届。全国各类别残疾人不分年龄、职业均可参加。历届汇演活动在展现残疾人艺术才华、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汇演分为视频预选和现场汇演。在视频预选阶段,各地累计报送节目432个,其中声乐类116个、器乐类111个、舞蹈类114个、戏曲类91个。经专家审看,共选出152个节目参加现场汇演,其中声乐类41个、器乐类39个、舞蹈类40个、戏曲类32个。8月18日至19日,在湖北剧院和湖北戏曲艺术中心两个剧场完成4个节目类别的现场演出。8月20日,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举行汇报演出。
湖北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组委会办公室成员袁雪梅介绍了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湖北省筹备工作情况。她表示本届汇演不仅是全国残疾人文化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湖北省残疾人工作水平和社会助残文明程度的一次集中检阅。
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筹备工作上的特色是汇演安排紧凑,有8场次汇演和1场汇报演出在4天时间内轮番登场,走台彩排演出交替进行。此外,结合各代表队的不同需求,汇演组委会反复考量了无障碍设施、助残服务经验和地理位置、周边配套等条件,为代表队推荐最满意的驻地。当地还特意准备了一江两岸灯光秀,为汇演增色。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邰丽华介绍,在协助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工作方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主要承担了三方面的任务:一是视频预选阶段的组织保障工作,统筹各地作品的收集汇总,为专家指导提供保障;二是组织导演团队开展汇演的方案制定、节目创排、舞美设计等工作;三是开展本届艺术汇演主题歌的创作。
邰丽华说,此次参加汇演的作品原创性强,选送节目都是各地艺术家精心打造。各地参演作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非遗资源有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创造性转化。此外,本届汇演的演员呈现年轻化特点,各地依托特殊教育学校的优势,既打造了新作品,又培养了特殊艺术人才,为特殊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据悉,本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主办,湖北省残联、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和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承办。(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稳)
[编辑:陶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