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理工学院开展非遗传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徐新星
2025-08-27 15:06

近日,绍兴理工学院“越青艺承”绍兴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绍兴市安桥头村、西湖社区等地,走近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美学里的非遗,巧借创新活脉,为文化赋能,书写青年非遗传承的答卷。

穿梭于文化礼堂、社戏舞台、祝福广场,走访手工竹编店,在实地探寻中触摸鲁迅文化印记,拜访鲁四老爷后人,深切感受村居文化里流淌的非遗活力。除了指尖上的竹编艺术,安桥头村的“祝福”,是浙东民俗文化的鲜活代表,如今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时,村书记详细介绍“祝福”仪式的完整流程,引导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绍兴传统习俗,并提及将进一步推动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古老民俗在当代焕发新彩。

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在西湖社区编篮共富导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学习传统兜篮编织,在经纬交错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细腻与厚重。“这次学习让我们对竹编产生更深的理解。”团队成员表示,后续将以此次学习为基础,探索传统竹编技艺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让非遗焕发活力,以青年力量践行共富实践。

文化赋能青春,创新点亮传承。浙江世缘文旅集团内,实践团与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梁智渊展开访谈,围绕文化传承与青年实践的融合路径交换思路。双方聚焦三大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一是搭建大学生参与绍兴传统文化及非遗项目的专属平台;二是推动高校学子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三是依托企业资源,实现文化创新转化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赋能。梁智渊表示:“协会将携手企业,搭建‘名校引领,同舟共创’的平台,助力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热爱文化事业的高校学子创新产业在绍兴落地。”

实践团与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沟通后,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校地合作与地方品牌建设、艺术设计赋能绍兴非遗等建议和设想。目前,相关措施已逐步落地,团队申请参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的“越韵暖新生·非遗润妇幼”沉浸式体验活动,为非遗传承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顾文娟 记者 徐新星)

[编辑:吴丽蓉]

推荐新闻

烟台市总工会2025年度模拟集体协商竞赛收官

8月27日 01:48

鞍山市汤岗子康复医院举办康复文化市集活动

8月26日 17:36

原创西延铁路高陵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8月26日 15:25

原创“看·见殷商”展览活动举办 名家对谈从殷商看早期中国的大变局

8月26日 15:01

原创《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守正创新》出版

8月26日 14:48

文化中国行丨国家图书馆:文化共享与跨界融合 让古籍文物“活”起来

8月26日 14:47

北京市总工会联合经开区总工会探索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

8月26日 10:58

让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富民资产

8月26日 09:25

原创“厂BA”出圈,特色赛事IP为美好生活添彩

8月26日 09:24

原创【活力中国调研行】艺术为媒,一颗松果让更多人走进阿尔山

8月25日 17:40
我说两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