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在青岛科技大学正式揭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与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共同为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揭牌。

“建校75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的战略定位,为我国橡胶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将以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成立为契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整合技术力量和学科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协同攻克橡胶行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橡胶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青科大智慧和力量。”陈克正表示。
近年来,随着橡胶工业的迅猛发展,企业每年有大量橡胶原材料及试样的表征测试需求。然而,实际需求或因技术手段缺失,或因分析能力不足等未能完全满足,或仅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缺少起纽带作用的关键节点,表征测试结果未能实现深度拓展,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对橡胶产业支撑不足。为有效解决行业所需,发挥青岛科技大学在检测平台、学科特色、高端人才、校友资源等方面的优势,2024年2月,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在青岛科技大学开始试运行。
青岛科技大学由橡胶而生,因橡胶而兴,在业界享有“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的美誉。“橡胶品格育英才”人才培养特色品牌更是深入人心,培养的学生遍布于国内橡胶制品及其上下游产业。学校目前拥有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橡塑材料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等我国橡胶轮胎领域最高层级和最全层次的科研平台。随着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正式揭牌,青岛科技大学再添一个全国橡胶行业研发平台,“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实现新升级,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服务橡胶工业强国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橡胶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坚实平台保障。
“在中国橡胶工业从‘规模领先’向‘质量领先、技术领先’转型的关键阶段,橡胶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正式成立不仅是连接高校创新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桥梁纽带’,更是橡胶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全力支持中心建设与发展,推动更多企业与中心开展合作,形成‘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协会推动’的良性生态。”徐文英表示。
据了解,该中心是青岛科技大学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指导下,在山东省工信厅化专办、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打造的集检测平台优势、学科特色优势、人才队伍优势、校友资源优势等于一体,面向橡胶行业的综合性创新研发平台。中心依托青岛科技大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发中心、橡塑材料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及高分子学院、材料学院、化学院等单位建设,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中心以橡胶材料的检验检测为基础,以测试分析结果为依据,聚焦材料开发,开展源头创新,联合制品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为特色,将功能定位于打造国际知名橡胶材料创新研究机构、产学研用对接转化核心阵地、高端橡胶人才引育开放平台、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重要支撑、橡胶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青岛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于立岩介绍,中心将聚焦新型特种高性能橡胶材料合成、生物基橡胶及助剂开发、废橡胶制品高值化循环应用、人工智能及虚拟仿真技术开发四大研发方向,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开展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利用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优势,推动行业测试技术和仪器设备创新,为橡胶行业测试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刘奕辰 李鲲鹏)
[编辑:于忠宁]